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汕头市公安局 > 专栏建设 > 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分享到:
反诈周报|陌生来电称你涉嫌犯罪?警惕冒充公检法诈骗
  • 2022-05-23 10:37
  • 来源:汕头市公安局
  • 发布机构:汕头市公安局
  • 【字体:
  • 图片

      为提升群众反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守护老百姓的“钱袋子”,汕头公安采用“线上联动、线下覆盖”的方式,多措并举、全警动员、主动出击,积极预警劝阻,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全面构筑全民反诈“防火墙”。

    发案情况

      据市公安局反诈中心统计,2022年5月9日至5月15日,我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较多区域为:龙湖区、澄海区和金平区。其中,单笔财产损失最高的案件类型是:冒充公检法诈骗

    发案形势分析

    发案类型分析

    图片

    受骗者性别、年龄分析

    图片

      分析结果

      1、本周发生的诈骗案件中,刷单诈骗最多,占发案总数比为29%;其次是冒充客服诈骗,占案发数比为22%;冒充公检法诈骗案发数占比位居第三,为18%。

      2、被骗受害人中女性占总人数比为61%,男性为39%。其中,“90后”女性仍然是受骗人数居第一的群体,占总人数比的32%;其次是“90后”男性,占比为17%;“80后”女性位居第三,占比为16%。

    预警提示

      1、对于常年位于诈骗案榜首的刷单诈骗,广大市民群众要牢记,任何形式的刷单都是诈骗。

      2、年轻人是诈骗分子的重点目标,其中,大学生心智虽然较为成熟,但缺少社会经验,一不小心就可能掉进骗子圈套,而大多数拥有手机的中学生,由于涉世未深,且对网络有较大的兴趣,也可能被骗子盯上。

    诈骗分子将黑手伸向老年人的方式

    除了上周提及的“虚假投资诈骗”

    还有其他常见的“花招”

    比如我们再熟悉不过的

    冒充公检法诈骗!

    骗子假冒警察、检察官、法官

    说你涉嫌违法犯罪

    扬言将你逮捕

    让你好好配合、转账

    ……

    这样的套路

    熟悉的人早已看穿

    但对于不熟悉它的人

    比如长时独居、退休在家

    网络信息相对闭塞等老人家

    初次遇上这类诈骗

    还是有可能上当受骗

      典型案例

      近日,李奶奶在家里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上海警方”,表示李奶奶在上海开的一张银行卡涉嫌一起“洗黑钱案”,要求李奶奶“配合警方调查”。

      首先,对方让李奶奶添加了一个微信账号,然后要求李奶奶打开视频聊天,称他们要在线上“录口供”,并强调让李奶奶不能与任何人联系,以及将收到的短信验证码告知对方后立即删除。就这样,李奶奶在对方的引导下,将其银行卡号、银行卡内金额、手机银行登录账号及密码、收到的异地登录验证码统统告知了对方,而对方也借此通过网上银行登录李奶奶的账号,分10次转走其银行卡内人民币共65万余元。

      次日,李奶奶向朋友提起该事,才发觉被骗。

      手法分析

      冒充公检法诈骗的常见套路,主要分为以下几步:

      第一步:骗取信任。骗子通过不法途径获取受害人个人信息,例如身份证号、住址等隐私,以此来取得受害人信任。

      第二步:震慑恐吓。骗子会通过声色俱厉的语气,强势震慑受害人,让受害人彻底相信自己卷入了一个重大案件,随时可能被逮捕。通常,他们还会使用虚假政法机关官网或网络传真让受害人收到假文书,让骗局更加逼真。

      第三步:要求转账。骗子利用受害人的恐慌心理,提出要进行“资金调查”,实则是为了骗得其网银交易密码、短信验证码,然后把卡内的资金转到骗子的账户。

      然而,对于老年人,还要注意冒充公检法诈骗的“加强版”,即其中一些针对老年人而使出的“花招”,比如以下情况:

      1、帮凶“协勤”上门监督转账

      针对老人对于转账取款等银行业务不熟悉等情况,骗子会提前物色、蒙骗一批社会阅历较浅的年轻人充当诈骗分子“帮凶”。诈骗分子通过网络通讯工具发送“XX市公安机关协勤证”给已被洗脑的青年,当有老人家受骗时,骗子便会将老人家住址信息通知他们,让他们以“公安协勤人员”身份上门,监督老人家执行骗子的转账操作。

      2、迷惑老人的“通缉令”传真

      针对不会上网的老年人,犯罪嫌疑人会通过传真的方式送达假通缉令。值得关注的是,骗子使用的传真,并不是我们平常习惯使用的传真机,而是网络传真。网络传真也叫电子传真,它的原理是通过互联网可以将文件传送到全球各地的普通传真机上,由对方在传真机上接收传真件。而发件人不需要传真机,隐蔽性强。

      平安君温馨提示

      1、对于这周仍位于诈骗榜首的刷单诈骗,广大市民群众要牢记,任何形式的刷单都是诈骗,遇到“做兼职”“做任务返佣金”等广告时要提高警惕。

      2、公检法机关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不要把钱汇入陌生账户,不要轻易把银行卡验证码、密码等信息告诉他人。

      3、诈骗分子通常使用“00”或“+”开头的境外号码拨打诈骗电话,且诈骗电话基本都是无法回拨的,如果接到这种来电请直接挂断。

      牢记全国统一反诈预警专号96110,若有疑问可致电咨询;若收到该号码来电,一定要接!建议市民朋友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打开“来电预警”功能。还能学习防骗知识,筑牢反诈防线。

    图片

    图片

     转自“汕头公安”微信公众号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头市公安局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