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下午,市教育局在汕头市实验学校举行“名师大课堂”(第二讲)讲课活动,主讲人是汕头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广东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语文正高级教师林荣秋老师。本次讲题为《语文教师的教学主张》。
主讲人从“话题的提出”“现代语文教育名家的思想”“教学主张形成的思想基础”“教学主张形成的实践基础”“我们的教学要有主张”五个方面展开话题,逐一讲述。
主讲人根据自己对教师成长周期的长期观察,从对“2018年广东省特级教师评审指标”的解读引出话题:教师(教研员)专业发展,一定要梳理和提炼教学主张;缺乏教学主张最终会成为专业的“门外汉”。教学主张,是教师在正确的教育理论指导下、从教学实践总结和提炼出来的教学关键句和主题词,是教师教育教学思想的灵魂,是教师专业身份的二维码和“旗帜”。“教学主张”的形成应在“四有好老师”大教育背景下,教师要紧扣新时代教育的大主题,遵循教育教学发展的基本规律,立足学生和教师个人幸福成长,站稳实践岗位,做“四有好老师”。不断梳理和提炼教学主张是优秀教师从经验走向建构自我教育教学理论、从优秀走向卓越的重要途径。教学主张不是教师个人的“教学经验总结”,也不是日常教学生活的“典型事例的堆砌”。
课堂上,林荣秋老师梳理现代具有代表性教育名家的语文教育思想,如叶圣陶、于漪、于永正、余映潮、李镇西等,还和我们分享了他的教学主张(有序、有趣、有得)形成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过程;展示了自己的读书笔记,还原自己获得理论支撑的概貌;回顾自己获得汕头市教育局1988年(首届)“汕头市教学改革积极分子”和教学改革成果(一等奖)的前前后后,让听课者看到一个教师从普通走向优秀的轨迹,感悟和理解语文教师的成长实践基础的厚实与获得前进不竭动力的源头。
课堂上,林荣秋老师选择本区域先后获得省特级教师的代表如李庆生、黄文秉、姚佩琅、林诗铨、韩雪梅、吴铭钊以及翁文菁、陈慎瑜、赵燕群、林继文等语文教师的成长经历,概括了他们“成长、成色、成才、成就”的共同特点,提出从“优秀走向卓越”“誉后发展”“名后更有名”的建议:要不忘初心,弘扬“为人、为师、为学”精神的灵魂,“立大志,养大气,习大雅,成大器”,立足岗位成才。堂上,主讲人也激励年轻教师,要在“四有好老师”的教育背景下,打好“夯实底板、补齐短板、打造模板、向上向善”工作基础;聚焦教师专业品质提升的恒定主题,努力成为教研组的主心骨、教学改革的主力,成为有教学主见乃至有教学主张的语文教师。
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广东省特级教师王溅波同志主持了开讲活动。全市普通高中学校的高一、高二、高三语文备课组长,各初级中学语文教研组长,各区县教育局教研室中小学语文教研员,我市在职的广东省中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汕头的广东省名教师(语文)工作室、汕头市中小学语文教师工作室的主持人及成员共500多人参加了活动。
王溅波副局长讲话
林荣秋正高级教师主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