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1日上午,汕头市2018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质量分析会在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召开。会议的主题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高中教育。会议分析了我市当前普通高中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我市高中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思路和措施,分析了各区县、学校本次模拟考试质量情况,提出了备考后阶段策略和工作要求。
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胡冬同志作了主题报告,汕头大学副校长林丹明、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副校长兼总干事伊格尔·科恩、副校长埃利泽·沙莱夫以及市教育局部分班子成员出席会议。会议由副局长王溅波同志主持。
胡冬局长指出,解决我市普通高中突出问题,既有补短板的迫切问题,又有加固底板的长远任务。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指示批示讲话精神落实到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各项任务中,努力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高中教育,推动汕头教育全面实现新突破。重点要做好三方面工作:
第一是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确保我市高中教育走在全省前列。要确保在五个方面获得发展:一是推动一批公办普通高中学校达到省一级以上办学水平,确保优质学校规模逐年增加;二是全力做好防流控辍工作,确保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巩固提升;三是重点新招聘一批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确保普通高中师资力量逐年增强;四是大力推进教育装备现代化,确保教育教学装备逐年完善;五是以构建汕头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为重点,确保教育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第二是牢牢抓住人才培养这个“第一资源”,夯实教育质量提高的基础。要抓住“三个着力点”,实现量质同升。一是要主动作为,以吸引优秀人才为着力点,不断优化人才结构;二是要搭建平台,以培养优秀人才为着力点,不断提高专业素养;三是要人尽其才,以留住优秀人才为着力点,不断加强队伍建设。
第三是大力激发创新这个“第一动力”,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重点在八个方面实现有新意有创意。一是积极稳妥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教师队伍建设的路子,落实“立德树人”;二是开展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三是2018年开始,全面启动乡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工作;四是创新课堂教学方法,落实教书育人;五是创新学校管理方式,落实管理育人;六是创新社会实践、社会服务形式,落实实践育人;七是创新校园文化建设路径,落实环境育人;八是创新开展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思路,落实服务育人。
胡冬局长强调,我们要以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校园为抓手,全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市师生中广泛深入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做到人人皆知,入脑入心,重点培育高中学生的家国情怀,努力使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全面培育”向“向全面养成”发展。要坚持教育育人主渠道,找到融入关键点;强化社会宣传引导人,探索融入契合点;树立典型模范感召人,产生融入共鸣点;完善制度机制约束人,明确融入关注点。
胡冬局长指出,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于9月实施,我市将随省作为第三批试点地区进入高考综合改革周期,给我们的高中教育带来了新挑战,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应以高考综合改革为导向,主动应对高中教育面临的新问题。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主动应对新挑战和新任务,掌握先机。
王溅波副局长作总结性发言,要求各区县加强目标管理,落实激励机制;各校校长承担高考主体责任,前瞻研究,把握大局。要合理引导文理科报考比率。要研究如何应对合并一、二本问题。要多分享高职大专分类招生及自主招生指标和主动适应一流名校自主招生指标增加趋向;教师要加强考纲和试题研究,领悟学科核心素养,深刻理解“讲好中国故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文明”三条主线融进备考。
会上,市教育局教研室蔡冬阳副主任作了《精细管理+温度,精准教学+深度》的专题发言,详细分析汕头市2018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的质量,提出了高考备考后阶段的工作建议。
各区(县)教育局局长、主管教学的副局长和教研室主任,各高(完)中学校校长、副校长和教务处主任,市教育局科室负责人及全体高中教研员等近400人参加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