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政府门户网站 Shantou Municipal Government 头部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分享到:
立足主责主业 赋能工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 2021-09-10 08:54
  • 来源: 汕头日报
  • 发布机构:汕头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字体:    

  核心提示

  工业、产业是现代城市发展的经济命脉,加大统筹谋划和推进力度,加快实施“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是汕头建设现代化活力经济特区的重要使命。我市各大经济区域、相关职能部门将立足主责主业,发力产业高质量发展主战场,主动担当作为,助推汕头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综合保税区:

  推进跨越发展 聚焦主责主业主线

  作为目前粤东地区唯一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并正式封关运营的综合保税区,汕头综合保税区是粤东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重要基地,对汕头发展对外贸易、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记者昨天采访获悉,该区将切实增强“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新样板新标杆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政策功能优势,聚焦主责、主业、主线,全力以赴推进综保区实现跨越式发展。

  “我们将聚焦保税主业,在外贸进出口、工业发展、业态创新、营商环境、重点项目引进等方面提速提质、换挡升级,实现经济总量突破。”汕头综保区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外贸进出口方面,全区力争今年突破180亿元,占全市外贸比重的1/4;2022年争取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占全市外贸比重的1/3;以此为基础,再通过2至3年的努力,争取实现占全市外贸比重“半壁江山”的目标。在工业生产方面,积极引导企业利用综保区的功能政策转型升级,开展技术改造、增资扩产,加快推进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高端产业入区发展,争取在三年内全区工业产值翻一番,达到百亿元。在内贸发展方面,依托综保区统筹国内国际市场的功能,争取国内销售额在三年内突破百亿元。在业态创新方面,持续推进跨境电商、市场采购、保税维修等新业态发展,助推企业全球维修项目尽快落地,推动外贸新业态再创新创效。在项目引进方面,围绕综保区“五大中心”(加工制造中心、研发设计中心、物流分拨中心、检测维修中心、销售服务中心)发展定位,提高项目引进新门槛,将企业的产值、税收、品牌、新业态模式等作为园区准入的重要指标,引进一批产值高、税收贡献大、品牌效应好、新业态高端的优质项目。在营商环境方面,在复制应用自贸区、自贸港、先进综保区等其他地区政策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制订出台一系列彰显汕头综保区特色的好制度好政策,降低企业综合成本;以智慧综保区建设提升园区数字化服务水平;建立健全服务企业协调机制,精准高效解决企业反映强烈的痛点堵点问题。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汕头综保区将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以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发展战略,自觉对标对表国内先进综保区,用足用活用好综保区特殊政策,全力建设汕头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在全市改革开放中体现综保区应有的担当作为,在全国综保区发展中赶超进位、迎头赶上。

  (记者黄泽春)

  高新区:

  聚焦科技创新 高效务实拉动发展

  近期市委提出的“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工作理念让高新区上下备受鼓舞。高新区迅速召开会议,动员部署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做好贯彻落实工作。高新区将聚焦科技创新、园区建设、服务企业等主职主业,珍惜机遇、提振精神、敢想敢闯,千方百计推动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全力以赴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

  高新区作为全市三大功能平台之一,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新兴产业的聚集地,也是招商引资的主战场、新兴产业的聚集地。经过这两年的招商引资,这里逐渐形成一批5G智能制造、精细化工等基础扎实的企业,高新区的政策优势也吸引一批科创特色突显、创新活力十足的高科技企业。不过,目前这里仍然存在制约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如园区经济体量小、创新能力不足、产业发展水平较低、人才层次不高等问题。为此,高新区表示,将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国家、省、市对高新区发展的要求,以“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目标,切实抓好改革谋划、创新驱动、园区建设和企业服务四方面工作,落实领导责任,组织相关的责任部门,列出任务清单,明确时间节点,完善工作方案,做到有务虚有务实。要坚持走出去、学进来,主动赴深圳、清远、河源等兄弟高新区进行点对点学习借鉴,全面强弱项、补短板,促改革、强提升。要加快修订《汕头高新区条例》,不断优化政务环境、营商环境、宜居环境,切实增强高新区发展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努力把高新区打造成为全市产业聚集的龙头引擎和工业园区的示范标杆。

  高新区表示,接下来将强化科技创新,把科技创新作为高新区主业中的主业,加大创新平台建设力度,大力培育科技创新发展主体,加强产学研合作,全面深化与深圳高新区各领域务实合作,努力创新构建一套具备汕头高新区特色的机制体系。要强化园区建设,高标准做好园区规划,大力开展精准招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产业项目建设,营造园区宜居宜创环境,提高园区承载力和吸引力,推动产业做大做强。

  接下来,高新区珍惜机遇、把握机遇,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精神,以高效务实、拼搏进取的作风,坚定信心,坚持创新之策、非常之举,狠抓工作落实,久久为功,加速推进,赶超突破,努力创造出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全力以赴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汕头推进“工业立市、产业强市”贡献高新力量。

  (记者郭丹)

  华侨试验区:

  发展新兴产业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是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的全国唯一一个以“华侨”和“文化”为核心概念的国家级发展战略平台。围绕打造成为全市“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新高地的总目标,华侨试验区提出,充分发挥好国家级发展平台示范引领作用,在聚焦产业引进、大产业培育和大项目落地上下功夫,努力构建华侨试验区现代产业体系,走出一条具有“侨”特色的发展道路。

  阶段来,华侨试验区围绕中央、省委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聚焦高质量发展要求,持续深化深汕深度协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产业集聚发展,着力做好新时代侨文章。今年上半年,华侨试验区直管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75亿元,同比增长32.9%;截至8月底,直管区存量登记注册企业1031家,同比增长46.24%,总注册资本433.03亿元。

  据了解,华侨试验区直管区现有在建项目54个,年度投资计划220亿元,1至8月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7.31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71.50%,同比增长38.13%。当前,试验区正加快推进深汕协同创新科技园建设,首期两个产业项目深圳市汕头商会科技园项目、深汕数字科创产业园项目已成功落地,总投资达15亿元。深汕数字科创产业园项目总投资5.3亿元,将引进金融、研发、设计、组装、仓储、物流等高端产业,逐步形成高端产业集群。与此同时,加快推进总部经济聚集发展,目前已有13个总部经济项目落户,雅士利、太安堂、宝能等已建成的总部企业已吸引200多家企业入驻,总注册资本241亿元。

  以打造成为全市“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新高地为总目标,华侨试验区明确,以发展新兴产业为抓手,加强产业顶层设计,全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紧紧扭住产业发展“牛鼻子”,发挥总部园区的聚集作用,精准实施招商引资。

  (记者蔡晓丹)

  市发展改革局:

  推进产业发展 促制造业体系升级

  产业强则经济强,产业兴则百业兴。今年以来,市发展改革局围绕汕头现在产业状况及未来发展方向,开展了产业体系研究、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出台新型产业标准指引和目录等相关工作,并进一步谋划构建8大重点发展制造业产业体系,持续发力、多措并举推动我市产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市处在工业化的中后期,正从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全市正推动从8大支柱产业到“4+4”(纺织服装、化工塑料、工艺玩具、印刷包装等4大传统优势产业和智能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4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8大重点发展制造业体系升级。为加快打造我市现代产业体系,今年来,市发展改革局整理形成《汕头市8大重点发展制造业体系分析研究报告》,同步开展汕头市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初步提出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做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力度培育引进未来先导产业等基本思路,以产业发展规划为先导,提升制造业发展规模和能级。

  “目前,《汕头市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征求意见稿)》仍在继续修改完善。”市发展改革局有关部门负责人对记者说,该规划(征求意见稿)通过分析我市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机遇及挑战,谋划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力争达到4600亿元,年均增速力争达到6.5%;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0%,力争年均增长2.72个百分点。并提出了做强做优4大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壮大4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谋划氢能、深海开发、基因技术等3大未来先导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等产业发展思路。明确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区域科创中心、壮大优势产业集群、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产业绿色发展、强化质量品牌建设、做好新时代“侨”文章、营造产业发展良好环境等重点任务与关键工程。

  近来,市发展改革局还组织开展汕头市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助推全市加快构建“6+6”现代服务业体系;组织开展汕头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助力构建功能明确、布局合理的多层次3+13+N“轴幅式”物流节点体系。

  (记者黄泽春)

  市科技局:

  提供科技支撑 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拥有高新技术企业648家、推动企业与国内外70所高校和32家科研院所建立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近年来,面对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市科技局常抓不懈。对于市委近日提出的坚定树立“工业立市、产业强市”的工作理念,市科技局高度重视,认真思考谋划,将重点在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人才集聚等方面聚焦发力、寻求突破,更好为“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提供科技支撑。

  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培育新动能,提升新势能,全力加快建设区域创新中心。我市积极培育壮大创新主体。目前,我市共有高新技术企业648家,其中在国内A股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24家、占全市上市企业总数的77%。我市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7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8家,各项科技创新主要指标居粤东西北地区前列。

  我市加快建设重大创新平台载体。汕头高新区升格为国家高新区,汕头龙湖工业园区获批省级高新区,濠江区获批建设省级农业科技园,加快建设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汕头大学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等创新平台,精准服务产业创新发展,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近年来,我市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施科技企业对接“双高大学”行动,推动企业与国内外70所高校和32家科研院所建立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组建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6个。华南技术转移中心粤东分中心落户。“十三五”以来,全市共获省级以上科学技术奖17项,其中汕大管轶、朱华晨团队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科技成果产出实现稳步增长,2020年新增专利授权2.19万件、排名全省第7位,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5.21件、排名全省第9位。

  “十三五”期间,我市持续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23%。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市科技局组织编制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立法工作。

  “与汕头奋力实现新定位新目标新任务的要求相比,当前我市科技创新仍存在科技研发经费投入不足、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力不强、创新型人才缺乏等突出问题,创新能力尚未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

  (记者郭丹)

  市工信局:

  抓项目抓服务 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工业强则经济强、工业兴则城市兴。市工信局在近日召开的党组(扩大)会议上强调,全市工信系统将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以更大的担当作为,通过抓载体、抓项目、抓要素、抓服务,加快实施“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推动汕头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市委、市政府高位谋划推动‘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是真正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举措,对汕头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改变汕头工业和产业落后的局面,工信部门责无旁贷。”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翁晓阳表示,推动“工业立市、产业强市”,要坚持依托比较优势原则,形成人无我有的错位发展;坚持优化存量做大增量原则,实现新旧发展动能转换;坚持集中资源重点突破原则,做到有所求有所不求。

  据悉,今年来我市工业“高开稳走”,保持较快增长速度。1至7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9%,增速居全省第5位;“4+4”重点制造业产业合计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8%,两年平均增长4.3%,高于全市规上0.2个百分点。

  市工信局表示,接下来,将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通过抓载体,解决产业发展空间问题。要坚持“产城融合”理念,坚持“统一规划,分期实施,滚动开发”,高规格高标准规划建设临港大型工业园区,重点推进六合核心区以及基础条件较好的濠江滨海片区建设。要抓存量工业园区提质增效,支持标准厂房建设、村镇集聚地升级改造、低效产业用地再利用等;出台“工改工”政策,盘活存量土地资源。

  通过抓项目,解决工业发展后劲问题。“项目就是生命线”,要实施高水平精准招商,着力解决优质项目增资扩产企业用地需求,引导上市企业增发项目优先在本市落地;要高度关注亩均产出,坚持以“亩均论英雄”,提高资源配置市场化水平。

  通过抓要素,解决资源精准供给问题。在关注传统需求侧投资、消费、出口三大要素的同时,更加注重供给侧的土地、创新、金融、劳动力等要素的有效供给。土地方面,要学习先进,推行标准地、揭榜制;创新方面,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新一轮技术改造,重点解决本地企业的关键技术瓶颈问题;金融方面,要探索建立产业发展基金,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重大产业项目建设。

  市工信局还将持续抓服务,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建立健全诉求清单和责任清单动态管理制度,通过市领导挂钩联系、政企直通车、企业座谈会、“粤商通”等方式,为企业解决一批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建立完善“链长制”工作体系,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不让我们的企业输在起跑线上”。

 (记者郭丹)

  市自然资源局:

  优规划保供给 保障工业用地需求

  工业是经济特区发展和建设的基础,土地资源是工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面对“坚定不移走‘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的课题,市自然资源局将围绕市委、市政府部署,以“自然资源服务年”行动为抓手,着力优规划、保供给、强服务,为“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提供充足的土地空间。

  目前,我市工业用地供应相对紧张,特别是大型工业用地较为奇缺,我市现状工业用地较为分散,“入园率”不足36%,另有64%的工业用地散布在各乡镇地区,同时工业园区规模小、配套设施不足、发展不充分,难以支撑现代工业体系发展。为此,市自然资源部门提出要引导优化园区总体步局,精准投放工业用地规模,大力引导推进“工改工”,加强工业用地相关政策的引导,进一步保障工业发展的用地需求。

  抓住此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时机,衔接落实广东汕头临港大型工业园的布局思路,我市将在对现状工业园区扩容提质增效的基础上,谋划大型工业园区,优化全市产业空间总体布局。提高工业用地“入园率”,全市共规划约160平方公里工业用地,“入园率”由现状36%提升至60%,确保工业用地集中连片。

  市自然资源部门将主动对接区县,加强规划和用地指导服务,近期重点投放6000亩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专项用于八大重点产业片区和高新区等,确保近期工业园区规划和项目建设的需要。划定工业区块线和工业用地红线,严控工业用地开发房地产。推进村镇工业集聚区的改造升级,拟出台行动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完善扶持政策,引导社会参与,探索多种模式改造升级,提高村镇工业用地利用效率。

  同时,还将制定了现代产业用地供应办法、现代产业发展导向地价修正规则、新型产业用地(M0)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从制度上保障项目用地供给,同时,推动低效产业用地再利用工作,鼓励、敦促甚至倒逼释放发展新动能。 

(记者李德鹏)

相关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汕头市政府门户网站 Shantou Municipal Government 脚部
主办:汕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保障:汕头市信息中心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 : 4405000014   粤ICP备05066684号-1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227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假冒政府网站举报电话:0754-88278342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头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 -
汕头市政府门户网站 Shantou Municipal Govern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