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汕头市民政局 > 专栏建设
分享到:
【南方日报】探索“智慧养老”的“善治之路”
  • 2019-12-10 09:14
  • 来源:南方日报
  • 发布机构:汕头市民政局
  • 【字体:
  • 一旦有援助需求,只需通过一台带有遥控功能的远程终端电话座机,即可全天候找到志愿者上门提供服务……汕头市龙湖区老年人的“专属福利”,得益于龙湖区在粤东西北首创的长者呼援信息化志愿服务平台——“呼援通”。

    当前,龙湖区正面临着老龄化日益严重的问题:60周岁以上老人超过6.68万人,占全区户籍人口总数的14.42%。不仅如此,近三年来,该区老年人口还在以年6%以上的速度递增。

    为应对老龄化社会发展的趋势,“呼援通”应运而生——2013年10月,为应对辖区人口老龄化、独居老人日渐增多的实际情况,龙湖区探索以政府全额出资购买服务的方式向有资质的服务机构购买老年人远程呼叫信息化服务,率先在粤东地区推行“呼援通”服务,为辖区老人提供24小时紧急救援、生活照料、卫生保健、心理慰藉等服务。

    如今,该工程已覆盖龙湖区超过13500名75周岁以上老人和金平区筛选的333名低保鳏寡独居老人。平均每3.5户龙湖区户籍家庭,就有1户安装了“呼援通”应急设备。“呼援通”也成了当地人口中的“生活110”,成了一座用爱心、耐心和细心构筑的“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服务延伸到  18大类170项内容

    12月5日晚8时许,“呼援通”平台办公室里仍灯火通明。“铃铃铃……”电话突然响起,泰龙社区82岁老人纪伯来电求助,声称不适,工作人员随即联系志愿者,火速前往老人家中。

    由于纪伯住所位于狭小的路道之间,无法行进车辆,志愿者们只好冒雨拉着轮椅徒步前往。来到老人家中时,只见老人蜷缩在房间,神情疲惫不堪,咳嗽阵阵。在老人已无法站立行走的情况下,志愿者们合力抱起老人安顿在轮椅上,捆上保险带,待推出巷子后急速送往龙湖医院进行救治……在“呼援通”,像这样救助老人的情况天天都在上演。

    在“呼援通”负责人洪少毅看来,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老年人的问题十分突出,且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出行接送、日常修甲、更换电器这些看似十分简单的生活技能,对老年人来说可能都难以独自完成。

    因此,“呼援通”在发展中逐步探索,不断把服务延伸到健康监测、家政便民、物业维修、生活照料、精神慰藉、法律咨询、信息指导等18大类170项公益志愿服务内容,只要能想到的细节和服务,都会被他们纳入其中。如12月4日,在志愿者主动电话问候关怀老人李姆时,听闻李姆家里的排气扇坏了,志愿者二话不说,就带着工具上门修理。

    值得关注的是,“呼援通”平台由专职人员、社工和200多名青年志愿者(义工)组成,且他们的平均年龄不足25周岁。

    触角延伸到农村  同时关注精神需求

    在服务城市老年人的同时,“呼援通”还把公益助老的触角延伸到区内农村的每个角落,拓宽养老服务内涵:坚持一月一次的上门探访,借助社会资源和发动义工出钱出力,小到为孤寡老人提供物资救济、救助金,大到为居住危房的老人翻修房子。

    “虽然龙湖区的经济发展或社会生活的各项指标,都在汕头市六区一县的前列。但志愿者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却发现,农村片区不少低保鳏寡老人的生活特别艰难,不仅经济收入有限,精神生活更是贫乏,同样需要呼援通的服务。”洪少毅说。

    “‘呼援通’的志愿者们,让我第一次尝到过生日的滋味!”谈及这些志愿者,家住龙湖区外砂街道的陈伯赞不绝口。原来,陈伯9岁患麻风病,无儿无女,生活艰难。尽管以前也有义工多次上门探访和资助,解决生活上的不少难题,但更加细心的“呼援通”志愿者则关注到老人的内心需求。

    如何更好地帮助到这些鳏寡老人?为此,“呼援通”启动“相伴鳏寡独居人技融合安护保障”公益项目,为农村低保鳏寡老人安装自动报警装置,在技术上实现全天候不间断、瞬时可感知可联动的远程监护,让鳏寡独居长者突发急病、急事、火灾和盗情等,可以由终端设备自动向“呼援通”报警。

    这也是继上海之后,全国第二个、广东省内首个开展此项惠老公益安护保障行动的地区。项目实施以来,已有10宗火灾被及时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紧急送院挽救生命5宗。

    此外,“呼援通”每年都在全区纯农和涉农社区巡回开展“走进社区‘为长者折枝’”大型公益活动,累计为8000位长者拍摄“幸福照”、身体检查和精神娱乐活动;开展公益摄影活动,累计为超过100户的农村四代、五代同堂的家庭拍摄全家福;组织区内1000名农村长者乘车游览市容市貌等。

    “很多老年人一辈子没出过农村,而我们的志愿行动圆了他们的梦。”洪少毅说。

    值得一提的是,“呼援通”还连续九届为区内100名农村低保鳏寡老人举行“善待鳏寡”百叟宴公益活动和“敬老祝寿行”公益活动。为了保障老人们安全出行,志愿者们还安排好车辆,逐个上门接送,把服务老人的工作做细做实。

    如今,“呼援通”志愿者的足迹已遍布整个龙湖区的每一个村居,累计服务里程达到300万公里。截至目前,“呼援通”已成功挽救高龄长者生命230位,为长者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20.1万人次,收到高龄长者来电来信表扬感谢4000多人次。2014年,“呼援通”被评为“全省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优秀项目”。

    新方法推进老事业  “智慧养老”走得更远

    如果说“呼援通”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当前,龙湖区还高标准打造“有围墙的养老院”。

    通过借鉴先进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成功经验,龙湖区以“新”方法推进“老”事业,引入公建民营、医养结合等运营方式,重点打造汕头市首家实行公建民营的福利院,在建设老年公寓的同时筹建一所一级综合医院,配备基本医疗设备设施,并组建专业医疗队伍,力求除重、疑难病外,能就地为一般的老年慢性病提供康复治疗,实现“医养结合”。

    此外,龙湖区还借助社会力量,由该区暖阳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将一座公寓大楼改造为能够提供老年公寓、全托、日托、上门介护等多元化服务的居家养老中心。建成后,该中心不仅有护理站、长者食堂,还有老年大学、书法室、品茗室等供休闲、学习的场所,还将特设心理咨询室和健康管理中心,并灵活提供短中长期入托、上门护理、上门送餐等服务,让养老服务如“点菜”般就近便捷。预计明年元旦前,暖阳居家养老中心将启用老年大学、长者食堂,并争取老年公寓能够在上半年投入使用。

    龙湖区还以制度化、规范化推动、保障养老服务发展:今年7月,龙湖区政府印发了《龙湖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运营管理暂行办法》,提出持续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确保到2022年在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的基础上,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同时,每年预算安排1000万元额度专项资金,用于补助、补贴和奖励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项目的运营机构。

    而在“智慧养老”的道路上,龙湖区也将走得更远:于11月30日“龙湖创新日”签约的“因特厨长者食堂系统合作项目”,就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无烟智能烹调,解决了传统食堂长期无法解决的痛点,实现中餐标准化生产。该项目将与龙湖区民政局合作,打造一个全新的“长者食堂”,根据长者人数密度分布,通过科学布局,未来在龙湖区内设立20个长者食堂网点,完善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的服务体系。

    专家观点

    广东省委党校党史党建部张长明教授:

    整合辖区资源

    真正实现社会协同

    龙湖区按照建设“优质民生展示区”定位,全力提速养老服务业发展,持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尤其是“呼援通”公益志愿者服务平台已构建起以信息化管理为手段、以社区为依托、以家庭为单位、以公益志愿服务为纽带、具有潮汕本土特色的老年人居家养老公益志愿服务机制,开启了养老服务的新时代。

    创新永无止境,“惠老服务”永远在路上。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还可以做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第一,既要充分发挥志愿者和义工的作用,又要想办法调动相关专业人士(如医疗救助和法律援助)的积极性,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专业与优质的服务。第二,建立志愿者和义工服务的长效机制,包括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第三,有效整合辖区资源,真正实现公众参与和社会协同。尤其要打破体制障碍,防止九龙治水。全社会都要尊老爱老,各单位尽量为养老服务献爱心,为实现老年人“老有颐养”、共享美好生活而贡献一分光和热!

    广东省委党校法学教研部副主任程雨燕教授:

    引进激励制度

    保持公益可持续性

    龙湖区建设的突出特色是探索养老新模式,打造了有围墙的养老院——机构养老,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呼援公益志愿服务平台,家门口的养老院——居家社区养老,形成了完整的养老保障体系。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养老将同时成为民生保障问题和社会治理问题相互交叠中的重要一环,因为养老是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同时老人困难的解决也必将大大缓解社会基层矛盾。

    龙湖区的民生品牌——“呼援通”公益志愿服务平台依赖大量志愿者,建议在志愿者的激励制度方面加以完善,以保持公益服务的可持续性。志愿者的激励制度可以从三个层面入手:一是精神层面,加强党建引领,发挥党员的旗帜作用,让党员在志愿服务中发挥骨干作用,并以此为荣;二是社会层面,可以尝试将志愿服务经历纳入个人诚信系统的加分项目,明确规定就业、评优、提拔、贷款、入户等方面优先考虑具有丰富志愿服务经历的人员;三是物质层面,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以适当形式向志愿者发放交通费、餐费、通讯费等补贴。

    相关附件: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头市民政局门户网站”,是否继续?